沙丘2-电影百度云(hd高清)网盘【1280P中字】完整资源已分享

沙丘2-电影百度云(hd高清)网盘【1280P中字】完整资源已分享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网盘链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秦国雍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秦朝《沙丘》是现在哪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赵武灵王沙丘宫变与秦始皇沙丘政变有什么不同呢
  2. 传说秦始皇死后葬在井陉了吗
  3. 汉武帝刘彻耗费国力打下的河西走廊是现在的哪里它们的名字怎么来的

一、赵武灵王沙丘宫变与秦始皇沙丘政变有什么不同呢

1、沙丘宫在战国时期简直有毒啊,两位非常优秀的君主,全都陨落在这里。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还有一位则是号称祖龙的千古第一皇帝秦始皇。

2、没错,他们去的地方是同一个沙丘宫,在今天的河北广宗县境内。不过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赵武灵王之死被称为沙丘宫变,而秦始皇去世后的政变被称为沙丘之变。

3、赵武灵王是个喜新厌旧的家伙,他胡服骑射以后,壮大了赵国的力量。甚至对秦国选拔新君,他都敢指手画脚了。

4、国家强盛了,那赵武灵王享受的日子也就来临了。摊牌了,不想奋斗了,就是这个意思。晚年他宠幸上了一个爱妃叫吴娃。

5、这位大姐为赵武灵王生了个儿子叫公子何,本着爱屋及乌的心态,赵武灵王自然也很宠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

6、但是当时的太子是他的大儿子公子章,公子章的母亲韩夫人当然也是貌美如花,可惜英年早逝了。在吴娃的怂恿下,这个老了就开始昏聩的赵武灵王居然把公子章给废了,直接改立吴娃的儿子公子成为赵王何,自己担任主父,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太上皇。

7、那么公子章是什么表现呢?一般人遇到这种事,那非要跳脚骂人不可。可是公子章依旧十分谦恭有礼,而且依旧孝顺。这让赵武灵王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了。

8、尤其是公子章向赵王何行跪拜之礼的时候,赵武灵王觉得很难受,毕竟公子章比赵王何要大10岁,因此赵武灵王又做了一件蠢事。

9、他居然打算把代地封给公子章,让他在这里为王。这等于就是把赵国一分为二了,是个正直的大臣都不会答应,时任赵相的肥义当然也不会答应。

10、为此赵武灵王索性就跑到公子章那儿,哭诉自己的建议被赵王成给否决了。这是人干的事情吗?这分明就是在挑拨两兄弟互相争斗啊!

11、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主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令宫中人“後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三月馀而饿死沙丘宫。---《史记》

12、结果在沙丘这个地方,两兄弟果然火并了。支持赵王何的肥义虽然被杀了,可是公子成带着人马前来相助赵王成,结果公子章无奈躲进了沙丘主父宫中。

13、这个时候公子成将主父宫团团围住,将公子章诛杀以后,居然不敢把赵武灵王放出来。这是什么骚操作?因为他们担心赵武灵王会追究这件事,所以就把他活活困死在了沙丘宫。

14、可怜赵武灵王在沙丘宫中,吃光了最后一粒粮食,只能上树掏鸟窝活命。三个月以后,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这就是挑拨儿子互相争斗的下场,他本来想渔翁得利重掌大权,结果玩砸了。

15、秦始皇,号称祖龙,千古一帝,各种夸赞皇帝的形容词放到他身上都不为过。可是有一点他没做到位,那就是寿命太短了,只活了50岁。

16、他在一统六国以后,特喜欢出去玩。一生曾经出去玩过五次,第五次的时候玩砸了。第五次他所带的旅游团恰好来到了赵国故地沙丘宫。

17、秦始皇到了这里后,感到一阵头晕,没多久就挂了。临死前,他曾经交代后事,把皇位传给公子扶苏,但是这件事却成了沙丘之变的导火索。

18、公子扶苏是个不错的继承人,谁都会这么觉得。但是赵高却不这么想,因为公子扶苏跟赵高之间,那是有仇恨的。扶苏一直看不起赵高这样的人,因此一旦扶苏登基,那么赵高的这饭碗可就砸了。

19、为此赵高跑去找到了秦始皇的傻儿子胡亥商量,打算把胡亥立为皇帝。胡亥一听,别提多高兴了,可是一想到丞相李斯那张老脸,胡亥可高兴不起来。

20、没有李斯的支持,就算他想要做皇帝,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赵高自然有自己的办法,他找到李斯,简直是开口脆啊,他问:丞相和扶苏的关系亲密,还是蒙恬和扶苏的关系亲密?

21、这一问算是问到了李斯的心坎上,李斯骂骂咧咧地质问道:你这宦官有屁就放,别拐弯抹角的。

22、于是赵高就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李斯恍然大悟,他似乎认为胡亥是个很好忽悠的皇帝,也就答应入伙了。

23、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史记》

24、这三个人把秦始皇的诏书给改了,胡亥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登基做了皇帝。他做了皇帝以后,立刻赐死了扶苏和蒙恬,又弄死了他的其他几个兄弟,这样一来秦始皇的嫡系儿子可就只剩下胡亥这一个了。

25、秦始皇是真的惨,辛辛苦苦一统六国,把江山收拾好了,自己提前驾崩了。胡亥这个瘪犊子,别提多怂包了,三年时间就把秦始皇的基业给毁掉了,秦始皇要知道了,气得能炸开骊山爬出来弄死这小子。

26、赵武灵王在沙丘宫遇难,纯粹是自己作死。他43岁禅位给儿子赵王何,这不是作死的操作吗?46岁的时候又后悔了,想要重掌权柄。

27、可是他培养起来的赵王何已经有群众基础了,为此他就挑唆自己的大儿子公子章去反叛赵王何,这种骚操作,也就赵武灵王干得出来。

28、结果可谓是玉石俱焚。赵武灵王和大儿子公子章全都被弄死了,赵王何也被权臣公子成给架空了,可以说赵武灵王的这一操作,害了他们全家老小。

29、秦始皇的沙丘之变就比较无奈了,因为他已经死了啊。就算有灵魂在,看着赵高他们在那儿胡作非为,秦始皇也无能为力啊。所以说秦始皇跟沙丘之变的结果,没有多大关系,最大的关系,可能就是他死太早了。

30、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上古时期的尧舜禹禅让?因为后世有文字记录的禅让历史,全都是一部部血泪史。

31、比如说赵武灵王禅让给公子何,结果自己靠掏鸟窝过日子,最后还活活饿死了。王莽、曹丕、刘裕、杨坚、李渊、李世民等人篡位夺权,全都是靠所谓的禅让。

32、唯一将禅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结局还不错的,应该就是乾隆皇帝了。不过他是到89岁死的时候才放了权力,要不估计也不得善终。

二、传说秦始皇死后葬在井陉了吗

1、应该是葬在了井陉了,那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小小嬴政)小编娓娓道来。

2、基本上不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是认为秦始皇死在了东巡途中,也就是今河北邢台一带,而“葬”于今陕西咸阳。据史料记载,河北邯郸是秦始皇生母老家,也是秦始皇的出生地,葬在河北,也算叶落归根了,但是真是因为这个原因吗?显然不是!

3、秦始皇东巡途中去世,只有赵高知道,后来李斯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之下,也加入了这场弥天大谎。赵高瞒天过海,秘不发丧,对于其它任何人来说,必须绝对封锁消息,所以原来的行程不能改变,也就是,从邢台向北,经井陉、进太原、入雁门、过云中、抵包头,然后再沿着“直道”回到咸阳。一旦改变,定出纰漏。

4、秘不发丧,所以尸体并没有采取任何的防腐措施,七八月份的河北,酷热难耐,尸体有多惨?《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起初还可以“鲍鱼臭”糊弄过事,但是终究挨不住路途遥远,道路崎岖,如果千里迢迢到了秦都,剩下的除了尸虫和白骨外,还能留下什么东西?可能只剩下衣冠了吧。

5、井陉古道是秦代“车同轨”遗留至今的唯一历史凭证。井陉关和其他七大关隘一样,都是“车不同轨,马不并辔”的。所以秦始皇的车,在这里根本就过不去。如果大动干戈的抬着走,那岂不是暴露了“秘不发丧”,此事如果暴露了,那蒙恬的军队岂能坐视不理。

6、所以,只有将秦始皇秘葬在河北,赵高和李斯才能把戏演到咸阳,篡权的阴谋开始浮出水面。

7、欢迎各位读者交流,留下您精彩的评论,点赞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谢谢。

三、汉武帝刘彻耗费国力打下的河西走廊是现在的哪里它们的名字怎么来的

公元前121年,20岁的霍去病三战河西,将河西走廊第一次纳入中国的版图。

从那以后,在河西走廊,走出了一条通道,叫做丝绸之路。

而汉武帝本人,虽然一生都没有踏入过河西走廊,却曾在霍去病去世之后,来到黄河边上,遥望着这条通往西域的通道。

我将从4个方面,为大家介绍,2000多年前,河西走廊上的激荡岁月:

文章较长,约4500字,请耐心观看,或者直接跳到感兴趣的部分看。

河西走廊,位于现在甘肃省的西北部。顾名思义,就是黄河以西的走廊。

之所以叫做“走廊”,是因为,在黄河以西,连接祁连山和北山的,是一个狭长的地带,从地图上看,就如同走廊一般。

河西走廊背靠祁连山,西南方向,是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北方,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漠。唯有河西走廊这条狭长的通道,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既宜居,又便于通行。

在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下,汉朝的人,如果想要去往西域,甚至去西方,河西走廊,是唯一一条困难较小、成功率较高的路线;汉朝的军队,如果想要远征,河西走廊更是唯一一条可以保障军队的通道。

并且,这是一块既适合耕种,又适合放牧的宝地。对于游牧民族而言,这是天然的牧场;对于中原王朝而言,这是适合居住的,上好的养马地。

考古发现,大约5000年前,河西走廊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约4000年前,河西走廊开始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大约从战国时期开始,河西走廊就被许多大大小小的游牧民族占据。其中,最大的部落,叫做月氏。

在秦末,中原大地烽烟四起的时候,草原上出现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冒顿单于。

他杀父自立,一统北方草原。曾经被蒙恬赶出河套地区的匈奴崛起,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匈奴人不仅把河套地区抢了回去,还对外扩展,和盘踞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交战。

月氏人的惨败,连王都被匈奴人杀了,头骨做成了饮器。

从那之后,月氏分成了两部分。大多数部众,怀着对这片盘踞了数百年土地的不舍和深仇大恨,向西迁移,也就是大月氏。

还有一小部分残余,留在祁连山,被匈奴人管制,也就是小月氏。

匈奴人占据了这片离汉朝都城长安不远的肥沃土地,掐断了汉朝唯一对外交流的通道,并日日夜夜威胁着长安城。

这时候的汉朝,年轻的汉文帝刘恒刚刚登基不久。他压抑住了自己御驾亲征攻打匈奴的躁动,攒钱,养马,募民实边,积蓄着反击的力量。

他的孙子将会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的后人会为他出这口恶气。

刘彻一登基,就雄心勃勃,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但是他受制于太皇太后窦漪房,无论是改革,还是用人,都不能随心所欲。郁闷的刘彻,只好沉迷于微服出行和狩猎。

但是,哪怕在这期间,他还是做了一些给未来做铺垫的准备工作。

当时的汉朝,最大的困扰,就是经常犯边的匈奴。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都在匈奴人的手上。不仅对外交流的通道被匈奴人扼守,而且,这两个地方离长安很近,匈奴随时可以兵锋直指长安。

在这期间,也有一些匈奴人投降了汉朝。刘彻从这些人口中知道了大月氏的故事。他觉得,如果可以联合大月氏及西域诸国,左右夹击匈奴,将可以断匈奴右臂,汉朝的胜算,大大增加。

想要联系到大月氏和西域诸国,要么,穿越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要么,穿越茫茫大漠。这一路上,危险重重。

张骞,是一个郎官。他心胸开阔,坚韧不拔,以信义待人。刘彻觉得,他是出使西域的最佳人选。

前139年,张骞带着100多人,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

那一年,汉武帝刘彻18岁,登基只有2年。

霍去病还不到2岁,还只是一个奴隶的私生子。

张骞这一去,就是13年。在这期间,张骞音讯断绝,刘彻也不知道他们一行人,走到了哪里,是死是活,还会不会回来。

他决定不再等待,即便没有大月氏和西域诸国的帮助,也要反击匈奴。

前133年,刘彻派人在马邑伏击匈奴单于。虽然失败,却也吹响了汉朝反击匈奴的号角。

此后,大汉的将星卫青冉冉升起,几次出塞作战,大败匈奴军队。

这个时候,离开13年之久的张骞,终于回来了。

当年,他刚进入河西走廊,就遇到匈奴骑兵,一行上百人,全都当了俘虏。

随后,张骞被押送到匈奴王庭。匈奴人威逼利诱,想让张骞放弃前往大月氏。张骞坚决不从。

张骞被匈奴人监禁了10年,直到匈奴人的监视渐渐松弛,才趁机逃脱。

然而,张骞没有逃回汉朝。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掉头走进了茫茫大漠。

历经千难万苦,张骞终于到达大宛,又在大宛国王的帮助下,找到了多次迁移的大月氏。

他最初的使命,正是联合大月氏,左右夹击匈奴。

张骞说明了来意之后,大月氏人陷入了沉默。

他们现在所在的这一片土地,非常肥沃,物产丰富,而且离匈奴很远,匈奴人打不到他们。他们实在不想为了过去的仇恨,放弃眼前的安逸。

无法说服大月氏的张骞,在逗留了一年之后,返回汉朝。

为了避开匈奴,张骞没有从河西走廊回去,而是选了一条非常艰险的道路。想不到的是,他经过的羌人地区,在这些年里,居然沦为了匈奴的附庸。

张骞再一次落到了匈奴人的手里。

前126年,匈奴发生内乱,张骞趁乱,再次出逃。

离开故土13年,这一次,张骞终于回到了长安。

张骞没有带回来大月氏联合抗击匈奴的承诺,却带回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汉朝建立70多年来,西部的通道,一直被匈奴人把持。他们知道,在西方有一个叫做西域的地方,却没有人知道,西域,到底是什么样的。

张骞此行,访问了西域的很多个国家,并且,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

汉朝人第一次知道,在河西走廊的另一边,原来还有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不仅可以和汉朝一起抗击匈奴,还可以和汉朝经商,做生意,为他们带来比西域更远的,西方诸国的物产和信息。

刘彻的目光,投向了河西走廊。他决心,一定要把河西走廊拿下来,把这条通往西域的通道打通。

这一年的刘彻,31岁,霍去病,15岁。

汉朝已经收复河套平原,腾出手来的汉武帝,决定出兵,从匈奴人手里拿下河西走廊,拿下这条汉朝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

汉武帝选中的,是不到20岁的霍去病。

短短一年时间,霍去病三次出征,血战河西走廊。

早春的乌鞘岭,大雪纷飞。年轻的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翻越乌鞘岭,像一把尖刀一般,插入匈奴人的腹地。

这支军队的行进速度非常快,短短6天,就转战5国。一路上,凡是顺从投降的,都不杀,也不夺取财物,胆敢反抗的,全部诛杀。

转战千余里之后,霍去病的军队在皋兰山下,和匈奴的折兰王、卢胡王短兵相接。这是一场惨烈的战争,霍去病以损耗七成为代价,把这两王全军诛灭,班师回朝。

这是一次孤军深入的试探,摸清了河西走廊的深浅。

班师回朝的霍去病,略作修整,再次率领数万大军,来到河西走廊。

这一次,他不是孤军前来。和他配合的,是卫青的老朋友,公孙敖。

这次作战的原计划,是霍去病和公孙敖前后夹击,攻击匈奴。可是想不到,公孙敖,居然迷路了。

又一次成了孤军的霍去病,是谨慎起见,撤出河西,还是再一次孤军深入?

霍去病转身带领军队,走进了茫茫大漠,如天神降临般,出现在了匈奴的大后方,取得丰硕战国。

但是,由于公孙敖迷路,匈奴虽然损失惨重,汉军依然没能拿下河西走廊。

霍去病的两次攻击,让河西走廊的匈奴损失了几万军队。匈奴单于震怒,把河西走廊上最大的两个王——浑邪王和休屠王——召去匈奴王庭问罪。

浑邪王和休屠王一合计,此去王庭,凶多吉少,还不如向汉朝投降。

汉武帝刘彻得到消息,大喜过望。这是汉朝开国以来,匈奴的第一次大规模投降。

开心之余,刘彻又担心,匈奴人是假意投降,实际上是想再一次攻打汉朝。

于是,他让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去河西受降。如果匈奴人是真心投降,那固然好。如果是诈降,那么,霍去病可以把他们就地歼灭。

事实证明,这个举动,是非常必要的。霍去病还没到河西走廊,那边就出事了。

休屠王琢磨了一段时间,觉得,在汉军的两次攻击中,自己的损失,远不如浑邪王大,单于就算要责罚,顶多责罚浑邪王一人,自己何必去汉朝当降将?

浑邪王看到休屠王想要反悔,索性杀了休屠王。

但是,浑邪王控制不了休屠王的军队。休屠王手下的人,遥遥看到霍去病率领的汉军,联想到休屠王被杀,更加不想投降了,纷纷逃走。

霍去病当机立断,和浑邪王相见,确定浑邪王的头像决心,并下令,把逃走的人,全部诛杀。

经此一役,河西走廊,历史上第一次纳入中国的版图。

打下河西走廊之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河西走廊上,没有了匈奴军队的阻拦,张骞一路上,畅通无阻。

他走过的这条路,成为了连绵千年的丝绸之路的开端。

而汉武帝刘彻,不仅仅是把河西走廊当做一条通往西域的通道。

河西走廊非常宜居,在这里,可以影响、辐射到西域各国。同时,这里还是一片上好的养马地。

刘彻迁移了内地的60万人,到河西走廊戍田,开发河西走廊,并在这里,设置了4个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

这4个郡,到今天,变成了5座城市。但是,河西走廊的格局,基本上传承了下来。河西四郡的名字,也保留到今天。

在酒泉,流传着一个古老而浪漫的传说:

霍去病在河西,大获全胜,刘彻赏赐美酒,犒赏霍去病。然而,霍去病打算,把美酒和全军共享。

酒少人多,怎么办?霍去病把酒倒进泉水里,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尝到御酒的滋味。

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叫酒泉。

酒泉名字由来的另一种说法,是这里的城下有一道泉,泉里留出来的水,如酒一般,所以叫做酒泉。

酒泉郡,大致位置,一半在甘肃省,一半在内蒙古,还有一小片在青海,和现在的甘肃省酒泉市,并不完全重合。

武威,顾名思义,意思是武力威慑,扬大汉国威。

西汉的武威,是原先休屠王的地盘,横跨内蒙古和甘肃,包括了今天的武威市、白银市、兰州市的一部分。

取自“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还有一种说法,是“张帝国之掖,断匈奴之臂”。

无论哪一种,都体现了汉朝的战略和野心。

西汉时的张掖,外蒙古、内蒙古、青海各占一小部分,当然,大部分是在甘肃,横跨金昌市、张掖市、武威市的大部分地区。

史书上这样解释敦煌名字的意思:敦,大也。煌,盛也。寓意着广开西域。

汉朝的敦煌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部,是通往西域的最后一个要道。

现在的敦煌,则是由地级市酒泉代管的县级市。

前112年,汉武帝刘彻出巡雍州,抵达黄河岸边。他没有踏入河西走廊,只是站在汹涌澎湃的黄河边,遥遥望着这条通往西域的道路。

打下河西走廊的霍去病,已经去世5年了。刘彻把他安葬在茂陵,陵墓堆成祁连山的模样。

走出这条通道的张骞,也已经去世2年了。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归来之后,一病不起,第二年就去世了。去世之后,归葬汉中故里。

当汉武帝遥望着河西走廊的时候,我想,他一定会想起霍去病,想起张骞,想起他期待着张骞归来的日日夜夜,想起他在等在霍去病军报时的紧张与兴奋。

他也会想起,拥有了这条通道的汉朝,在未来,将会拥有怎样无穷的可能。

只是不知道,在霍去病的军队里,张骞的使团里,有多少人,一起站在黄河边,回望他们的浴血岁月。

史书上记载,霍去病之子霍嬗,极得刘彻宠爱,刘彻经常把他带在身边。

这次遥望河西走廊,不知道刘彻会不会牵着霍嬗的手,告诉他,那是他的父亲曾经征战过的地方。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